|
经常能够看到有人发帖控诉开发商的种种劣迹和买房的烦心事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的买房之路异常顺利。
现在来看,当时自己什么都不懂,父母也不懂,如果开发商不靠谱,那自己就被坑了。我还算幸运的。所以我将自己买房的经历写出来,整个流程希望给大家参考。
我的房子在绵阳,2014年买的,为了避免有打广告的嫌疑,就不说小区名称和开发商名字了。
我买房的时候纯粹是个小白,关于买房的任何流程都不知道,房子是我一个人看的,父母只是在我看好后去了楼盘所在地看在什么地方,然后过了几天合同也是我一个人签的。
当时,就傻傻的拿着身份证、户口本、银行卡去了售楼部说签合同,可是我的置业顾问并没有拿合同,而是把我带到了电脑面前,进了一个绵阳房管局的网站,网站上有我的合同。她说,你仔细核对合同信息,包括你的信息(名字、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)和房屋信息(小区名字、楼栋单元号、楼层、房号、面积、土地年限)等信息,核对没有问题后再签纸质版合同。我在网站上核对完了后置业顾问降合同打印出来,然后让我在那个网站设了个密码,然后告诉我合同备案号,说可以凭合同备案号和密码查询合同。然后我就交首付款签合同,签完合同置业顾问把合同收走了,我说,不给我一份吗?置业顾问说,您放心,合同要拿到公司去盖章,还要拿到房管局备案,可能要两三个月才能拿到。但是房管局网站已经有合同备案了,你不用担心。
毕竟手上没有合同还是挺忐忑的,手里只有开发商给开的首付款收据和房管局网站上的合同备案。大概过了两个多月,置业顾问通知我去拿合同,我拿到合同后看到开发商的章和法人代表章已经盖好了,合同封面还有一个绵阳房管局的合同备案章。
然后就是等着交房,合同约定是2015年6月交房,实际整个工程在2015年2月已经全部完工,只是验收手续还没有完,所以不能交房,但是业主可以去售楼部借钥匙去看自己的房子。5月份开发商通知接房,我因为在外地,所以直到7月份才去接房。大厅里面的展板上贴着各个部门通过验收的文件,并且还向业主提供了《房屋质量承诺书》和《房屋使用说明书》(俗称一证两书)总的来说还算满意吧,不可能跟宣传完全吻合,但是在接受范围内,质量没有问题,细节需要改进。最让我意外的是地下车库的地面刷了环氧地坪漆,不是光秃秃的水泥地面,这点挺满意的。
然后就是办证,2016年上半年开发商通知可以交资料保证了,最早的一批证2017年就下来了。我开始一直没放在心上,看到业主群里有人说已经拿到证了我才去售楼部办证中心交资料,交了资料又把这事给忘了。直到2019年下半年突然想起还有这事儿,就去办证中心问证下来了没有?办证中心翻了一会说,早就办完了,但是原件在银行,我们这里只有复印件。我说复印件也给我吧,我拿了复印件正准备走。工作人员说,等一下,还要退你钱。我挺诧异,不收我钱就谢天谢地了,退我什么钱?工作人员说,当时交房的时候开发商代收税钱,当时按2%收的,但是办证的时候税率调整,按1.5%收取,所以要退你两千多。我就留下了银行卡复印件,过了一个多月,到账。
最后就是提前结清房贷,就在前几天,把证从银行领出来了,这房子终于完全属于我了。
|
|